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

《暗處》簡短讀後



  • 2015-8-25 更新封面圖片連結,找不到閱讀版本的中文封面,只好放英文啦。

吉莉安‧佛琳 / 木馬文化 (張思婷譯)

  看完《利器》之後就非常期待吉莉安佛琳的下一部作品。不過這本《暗處》我看了快兩個星期。不只是因為中間一直被網路吸引走(還敢說),主要是前面在看的時候,一直被麗比感覺有點放棄人生的頹廢心態影響,很想掐著她的脖子搖晃「妳不可以振作一點啊啊啊啊!」,但是人家會有憂鬱的情緒也是可以想見的啦!二十五年前在堪薩斯州發生了一場駭人聽聞的謀殺案,麗比正是這場謀殺案的倖存者,而兇手被認為是麗比的哥哥班恩。

  班恩雖然被關了二十五年,但其實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證據可以證明,甚至有諸多疑點(比如身分不明的血跡),並且當時才七歲的麗比雖然做證哥哥是兇手,但她自己也知道其實她什麼也沒看到(只是聽見了聲音)。二十五年後,麗比被奇怪(變態?)的殺手俱樂部成員找上,他們認為班恩是無辜的。於是麗比為了錢開始投入調查。我覺得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,負責翻案調查的偵探是本來供稱原本兇手的證人,甚至命案發生之後她是一直活在謀殺案的陰影底下,無法逃脫。那種「到底誰是兇手」、「要不要查出真相」的疑惑和矛盾在麗比情緒裡更加明顯。

  我其中很喜歡作者在書裡面對於痛苦的描述文字,感覺很形象化。雖然沒有像看《利器》時陰鬱的感覺那麼重,但是《暗處》閱讀起來的感覺更加黑暗啊!老實說,每次看到變態俱樂部的成員對著麗比用咄咄逼人的語氣說「班恩不是兇手」的時候,就覺得這些人好誇張,他們有什麼資格用這種理直氣壯的態度站在受害者的面前。然後,這本書的翻案真的很棒,非常的精彩。過去和現在的交叉敘述讓人閱讀起來更加欲罷不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